- Sep 01 Fri 2006 13:40
後避震整修範例
- Aug 29 Tue 2006 01:29
Trial DT125 整理回顧二
前陣子老是下雨但就有空整理車子了, 昨天先把油箱翻出來噴砂, 找出漏油點交給焊燒店處理; 今天把引擎以外的所有零件都翻出來整理, 先從可以噴砂與上漆的著手, 如車台/排氣管頭尾段/後土除支架/尾燈座兼大牌架/頭燈架..... 等先行噴砂後再上漆~
把烤好漆的車台/油箱/側蓋等都拿回來, 隨即開始組裝; 很快的把上下三角台/前叉/把手/前輪等等都裝起來, 後搖臂因目前缺少部份材料需明日才能處理, 組裝時會讓你感受到一種迎接新生命的興奮喔~
- Jul 04 Tue 2006 07:13
技術士證照!? 考照大不易! 環境大問題!
自民國 90 年起因應加入 wto 開放重車進口, 必須提升國內機車維修品質而設立的檢定項目; 孔方兩年多前取得丙級證照 ( 去年增列乙級後發現自己早已符合直接考取乙級的資格 ) 外界對技職證照看似解讀為正當而榮譽的道路, 職場成功之路應由此出發, 實際上並非如此;
學科是爭議性較少的部份, 問題就出在術科部份; 對於沒有在學校經過"考試練習"的學生或同業公會開辦的"在職訓練", 猶如考汽駕非原場地考照一般, 並不是沒有實力而是不會"考試", 一般人即便有了駕照數年, 在未經練習的情況下再路考一次也會錯誤百出; 孔方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硬著頭皮受測;
考試中心並沒有妥善的場地指示, 好不容易到了受測現地, 也沒有接待人員主導; 受測時間一到相關工作人員陸陸續續的進場, 與聯考的監考老師早已在教室內等候大異其趣; 單項測驗前會先由助教或監考人員簡單的說明測考流程, 這是應盡義務的部份, 也並非所有助教/監考人員都盡義務, 而是輕描淡寫, 無病呻吟式的問問受測前有沒有問題可提出;
開始測驗時, 工作人員/監考人員不但是進進出出, 測驗前要求受測人員手機關機, 工作人員/監考人員手機卻響個不停, 除了讓受測人員煩燥不安外也讓人感受不到這是個"嚴謹"的考試; 測驗所提供的工具就更有趣了, 如調整氣門間隙時居然配賦開口扳手 ( open end ) 而非梅花扳手 ( box end ) 許多梅花/開口扳手缺角, 翻唇, 破損造成施工不易/不就手且還有安全上的顧慮 ( 事後測考場地負責人說這些工具場地可是經過上級評鑑合格的 )
延續上面提到氣門間隙調整, 配賦的是以兩條為一個單位 ( 0.02mm ) 的厚薄規, 當用八條測出太鬆, 十條測出太緊時, 要怎麼判斷間隙? 這部份當場得到監考人員的回應是"全台灣並沒有以一條為單位的厚薄規; 這..... 難到孔方日常工作上用以一條為單位的厚薄規是傳說中神賜的恩典嗎? 上述的答案是來自於一個滿臉潮紅, 一嘴酒氣的"疑似"監考人員 ( 稱為疑似, 是其他監考人員都配著識別證, 他卻不配掛而放在桌上 )
- Jul 03 Mon 2006 14:07
Trial DT125 整理回顧一
翻修一台老車是段很漫長的路, 孔方最早翻修的一台國產 dt 在五年前, 費時約半年, 當時都是利用下班後與例假日的時間來進行, 還要到處張羅缺少的零件與部份的再加工處理; 開業後也翻修過不少國產 dt, 不過畢竟是國產車零件還是容易取得, 尤其是在開業後有更多的管道與資源可以取得;
在收購這台 trial dt125 之前也看過不少台, 不過不是嚴重缺件, 就是已經大改特改, 再不然就是很完整卻沒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