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歐美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80 年代的許多美國影集真是令人難忘..... 如馬蓋先/李麥克/飛狼/天龍特攻隊等等, 這些影集也都有電影版本 ( 天龍特攻隊於 2010 年也會有電影上映 ) 不過這些都是舞台在地球上的影集, 把舞台搬到宇宙之後, 除了有"塞隆人"的星際爭霸戰之外, 就屬 StarTrek 系列裡的第二作品"銀河飛龍"最熟為人知 ( The Next Generation: 簡稱 TNG ) 而前作 StarTrek ( The Original Series: 簡稱 TOS ) 是 60 年代的影集, 當年台灣的電視都還不是很普遍呢~



銀河飛龍之所以能老少咸宜, 大人小孩都愛看, 主要還是因為他的題材與劇情深度; 科幻片的劇情與配備本身就很吸引小朋友, 如船艦/曲速飛行/物質能量化傳送/觸碰式螢幕/力場 ( force field ) 相位槍 ( phaser ) 儘管這些東西背後的學問一大堆..... 而較有深度的劇情如探討人性, 領導統御, 醫學極限與道德, 科技優缺點, 政治與軍事, 宗教與神學 ( 基本上科幻片裡所謂的神, 都是科技文明遠超過其他物種的生命形式, 其能力被認為是神 ) 以古諷今, 期許人類的未來..... 等等, 反而是較高年齡層有興趣的主題;

而企業號上的主要高階軍官也都是黃金組合, 但多以人類為主; 執行的任務以星艦艦隊或聯邦的探索外交與救援為主, 對於遭遇未曾接觸過的生命形式 ( 尤其是單方面能力遠超過人類時 ) 也成為劇情的主線; 中後期則較偏向於對抗三個已知的種族; 其中只有"Q 連續體"這個能力近神的"貴族"是人類無法對抗, 只能被迫與被動的求全配合, 直到測試的結果讓 Q 羞辱或滿足而離開; 但也衍生出另一個議題: 當人類相對於科技文明落後的生命型式等同擁有神一般的能力時, 要如何運用與防止不當運用? 或是迫於星艦的"最高指導原則", 道德必須放在一邊時又要如何天人交戰.....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先前說到馬蓋先片中有些"民俗療法", 其實以專業領域人士的角度來看, 不可行或是很危險的橋段相當多.....

例如片頭畫面有一個焊接的橋段, 這畫面是第一季的 Trumbo's World ( 螞蟻雄兵 ) 劇中一農場有台內燃機型的抽水機掛點, 馬蓋先拆開抽水機後發現是活塞的連桿折斷, 由於沒有專用焊接工具, 所以馬蓋先以 110v 的交流發電機, 以大鱷魚夾線夾上一美金的硬幣來電焊折斷的連桿..... 先不說合金材料是否堪用, 就單純以抽水幫浦負載能導致連桿折斷的原因未排除, 再加上"民俗療法"的焊接, 裝回去再用也是撐不了多久, 所以孔方認為馬蓋先只是要應付農場負責人而已, 哇哈哈~

第一季還有一個 to be a man ( 長大成人 ) 劇中有台抽地下水的手動抽水器 ( 現在台灣中南部偶爾還能看到 ) 簡單的說就是利用真空的虹吸原理抽水, 而該幫浦的活塞橡膠環已經無法氣密產生真空; 馬蓋先找了"剛好合用"的橡膠圈套上活塞就可以氣密而抽水..... 孔方只能說馬蓋先的運氣真的很好, 不然一般的狀況下不是塞不進去就是間隙還是太大, 或是阻力很大或抽送沒幾下橡膠圈就脫落了; 有沒有看過針筒的橡皮塞掉在針筒裡, 或是壓不下去/拉不起來?

第三季的 widowmaker ( 寡婦崖 ) 劇中馬蓋先與女同事要逃離瘋狗老莫的噴火槍追殺, 馬蓋先的做法是拆下汽車電瓶, 利用一根很有韌性的鐵線, 纏上外部絕緣的單心線, 兩線的一端分別接上電瓶正負極, 另一端處理成 Y 型叉, 在 Y 型叉觸碰到能導電的金屬時會發生短路產生高熱, 就是能使瘋狗老莫身上背的噴火器鋼瓶著火甚至爆炸..... 短路的部份倒是沒什麼問題, 而是在拆電瓶的時候, 他的順序是先拆正極後拆負極, 這對於絕大多數車架接地的車種而言是相當危險的; 附帶一提的是裝回電瓶時應為先裝正極再裝負極;

第五季 Collision_Course ( 引擎風雲 ) 鳳凰城基金會開發一個塑鋼材質的引擎 ( 這..... ) 參加場地積分賽, 但煞車主缸的橡膠密封蓋遭破壞割破, 馬蓋先隨手拿了一張旗子墊在橡膠密封蓋下方, 再把整個橡膠密封蓋 + 蓋子裝回去..... 事實上, 除了主缸仍有可能漏油外, 也可能造成主缸無法通氣, 也就是說主缸推油至卡鉗的活塞, 因為主缸無法通氣可能會造成活塞持續夾持煞車來令 ( 煞車卡死 ) 導至煞車油過熱起泡無作用/引擎出力下降/引擎過熱/引擎咬死~ 要不是有人又剪斷破壞了煞車油管使該賽車發生事故, 否則無法完賽或發生事故的責任就會掉在馬蓋先身上.....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馬蓋先這位指定吃素/拒絕開槍射擊/善於腦筋急轉彎的角色, 是許多五六年級生永遠無法忘懷念的成長記憶; 雖說年紀稍長之後, 發現片中有些涉及自己熟悉領域卻不符實務的"劇情需要"部份, 但這無法動搖該角色在孔方心目中的地位, 這個部份改天再來詳談~

片中也有很多部份與越野車有關;

片中最早使用越野車應該是在第三季開頭的 Lost Love ( 失去至愛 ) 這部份, 馬蓋先因緣際會在路邊抓了一台 Honda XL600V ( Transalp600V 演進 Transalp650V 到 AfricaTwin750 乃至 Varadero1000, 為這類大型雙缸 on/offroad 之始祖車種 ) 載著老情人飛港口的貨船, 又跑進伐林的林道給反派追, 最後丟在地上當路障~



在第四季結尾的 Renegade ( 叛離 ) 馬蓋先有個海軍陸戰隊的朋友, 曾於某次出任務拆炸彈時救過馬蓋先, 事後該朋友因腦部受創遭"榮退"心生不滿, 潛入鳳凰基金會盜取研究中的碳疽桿菌並打算賣給第三世界國家做"窮人的原子彈"; 該朋友躲入某森林區後馬蓋先在路邊買了台中古 Honda XLR250R 前碟後鼓版進林道去追, 要老皮當場掏腰包付車主五百, 4t 車還配上 2t 車種的拉轉噪音..... 跑林道途中遇倒木隨手找塊木板鋪上去就飛過去, 該朋友於交易時遭買方黑吃黑開槍射傷並乘直昇機離去, 馬蓋先取一繩索將 XLR250R 騎至直昇機尾端干涉螺旋槳並衝撞買方後逃逸, 卻被買方擊中前輪後轉倒, XLR250R 下台一鞠恭~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五六年級生對馬蓋先應該都不陌生;

孔方在國中時終於攢了點錢買了人生第一把瑞士刀 ( Victorinox 牌 ) 而且功能很單純, 只有常見的大刀/兩種開罐器/拔塞器/牙籤/夾子等; 算算近二十年來買了十餘把, 絕大多數的下場都是遺失, 也有少數是遭竊; 其中有把木柄的收藏款在當兵時搞丟, 可能沒有機會再買到, 最讓孔方心疼~

最近幾年也買了不少把, 但多是做為贈品, 目前手邊還留有三把, 功能相通性都差不多; 其中一把還是以為搞丟後來卻又找到的..... 來大概介紹一下~

孔方最愛用也最符合需求的, 就是要有大小刀/兩種開罐器/木鋸 ( 木鋸是重要指標 ) 牙籤/夾子當然少不了, 拔塞器/十字起子皆可, 穿孔針/多能鉤用到機率不高; 前年時苦於 GPS 就是沒有溫度計功能, 剛好找到一款除了具備上述配備, 還有溫度計與高度計的款式, 毫不猶豫再買一把; 平常都以另外兩把為主要運用, 只有去跑高海拔林道或低氣溫時才會帶具溫度/高度計這款;

目前手邊的三把瑞士刀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永遠的丁丁歷險記!!

被稱做比利時的國寶漫畫"丁丁歷險記"相信是許多 4-8 年級生都看過的漫畫, 其閱讀年齡可說是老少皆宜, 內容則是包羅萬象, 孔方最早是在小學四年級時於台北工專 ( 現在的北科大 ) 旁的中央圖書館看到的; 常在星期六去圖書館吹著冷氣渡過一個美好的下午, 那時還發生一次孔方的捷安特腳踏車在圖書館外失竊一週後原處尋回的妙事, 改天再來詳談.....

當時國內中文版的丁丁歷險記應該只有 12 本左右, 其餘十本 ( 嚴格說起來是 12 本 ) 沒有中文翻譯, 而且中文翻譯本還有許多是手寫翻譯而非打字, 就知道這套漫畫是有點歷史了..... 十幾年後時報出版社又重新發行, 不過只有八本就停止發行, 後來兩岸交流頻繁, 大陸出現整套的簡體版, 最近香港也有整套的繁體版, 有興趣的愛好者可以從這兩方面取得~ 今年 2007 年是作者 Herge 的百年冥誕 ( 1907-1983 ) 據說會在作者的故鄉布魯塞爾建立一個丁丁博物館, 丁丁迷千萬不要錯過~

以下介紹幾個重要角色 ( 以最早翻譯版本為主 )

主角丁丁 ( TinTin ) 是個年青的記者, 不過最初的翻譯本沒按照原版的發行順序排集數, 許多讀者不見得知道他的職業; 漫畫裡的丁丁塑造成一個有相當完美人格特質的理想青年, 但孔方總會把他跟小亨利聯想在一起.....
米魯 ( Milou ) 是隻全身雪白的獵狐梗由丁丁飼養, 是隻忠心不二的好狗; 只不過牠不像丁丁那麼完美 ( 其它的角色都有部份缺陷 ) 總會表現出一般狗主人會發出會心微笑的小缺點如翻垃圾, 咬骨頭, 偷吃甚至喝酒等等
哈多克船長 ( Captain Haddock ) 最早出現在"金敖螃蟹"裡的"卡拉布倉號"船長, 之後躍昇為主角, 與丁丁一同出身入死, 有著老水手的海派與熱情, 但另一方面用現在的話來說是有點躁鬱症; 喜愛飲酒也常因酒誤事, 在一次因緣際會中找回祖先的木蘭柵宮 ( Marlinspike Hall )
杜朋與杜本 ( Dupont et Dupond ) 這兩個類似卓別林的小丑角色, 老是一副正經八百的樣子, 劇情裡卻起不了太大作用, 他倆並非雙胞胎也不是兄弟, 具員警偵探與特務等身份, 早期因故在追捕丁丁, 後期丑角的戲份真的太重, 大家都在等他出糗~ 還有特定的口頭蟬"這就是說".....
杜能說教授 ( Tayphon Tournesol ) 是個相當頂尖的科學人才, 最大的缺點就是有些重聽, 後期才會發現他的脾氣並不好 ( 而且是相當的易怒 ) 後期有幾個故事裡因為他的能力甚強儼然成為主角了 .....
奈士特 ( Nestor ) 本來是受雇鳥氏兄弟於木蘭柵宮的管家, 後來因船長接手木蘭柵宮後老闆自然跟著換人, 全心全意的打點木蘭柵宮的一切, 可以說是故事中最沒有脾氣的一個角色
畢安卡費若萊夫人 ( Bianca Castafiore ) 是個有名的女高音歌手, 是故事中唯一戲份較重的女性角色, 她的安排都是穿插著笑料, 有個故事就是以她與她的珠寶們為主題發揮, 她對哈多克船長似乎有份若有似無的淡淡情感 ( 雖然船長很怕她的女高音 )

以下為丁丁歷險記的各集簡介

[丁丁冒險]Le Petit Vingtieme ( 1929 ) 1929 年丁丁以年青的記者身份開始冒險, 由於是初期作品, 筆法略顯生澀劇情也較無張力, 本集除了是丁丁傳奇的開始, 更是作者名留青史的開始
[丁丁在剛果]Tintin au Congo ( 1931 ) 本集內容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是明顯的種族歧視與對保育動物的濫殺, 不過時代背景是在近一世紀前, 大可不必認真理會
[丁丁在美國]Tintin in America ( 1932 ) 丁丁在美國芝家哥與當地黑道展開一場生死鬥, 也道出印地安人在當地悲慘的處境
[法老王的雪茄]Cigars of the Pharaoh ( 1934 ) 名字聽起來挺新鮮的, 本集中丁丁這次遇上以法老王的圖案印在雪茄盒上的跨國毒品走私集團.....
[藍蓮花]The Blue Lotus ( 1936 ) 為法老王的雪茄的續集, 故事背景搬到二次大戰的中國大陸, 當時正是日軍侵華相當嚴重的時候 ( 蘆溝橋事件的前一年 ) 發現日本人侵華也販毒, 本集丁丁初識年紀相仿的中國年青人張仲仁; 蔣宋美齡因本書邀請作者到中國訪問未果
[破碎的耳朵]The Broken Ear ( 1937 ) 丁丁前往南美洲去尋找失竊的神像, 很不幸的被捲入當地的軍事和經濟衝突
[黑島的秘密]The Black Island ( 1938 ) 丁丁追蹤一個偽鈔集團, 追到蘇格蘭一個無人願意接近的黑島上.....
[窩骨台王的權杖]King Ottokar's Sceptre, 故事中兩個虛擬的國家保都利亞 ( Borduria ) 陰謀顛覆臨國希達維亞 ( Syldavia ) 由於丁丁的介入終告失敗, 本集也是女高音畢安卡首次露臉
[金螯螃蟹]The Crab with the Golden Claws ( 1941 ) 本集是國內最早的"第一集", 丁丁無意間發現蟹肉罐頭裡有鴉片, 進而碰上了初登場的哈多克船長, 兩人一同破獲鴉片走私集團.....
[神秘的流星]The Shooting Star ( 1942 ) 一顆神秘的流星墜落地球, 在沒有造成重大災難後官方學者與民間財閥皆前往探勘.....
[獨角獸號的秘密]The Secret of the Unicorn ( 1943 ) 丁丁與哈多克船長意外在模型船與傳家物之中發現祖先可能藏有的海盜寶藏.....
[紅魔韓幹的寶藏]Red Rackham's Treasure ( 1944 ) 本集為獨角獸號的秘密續集, 也是杜能說教授初登場, 丁丁與哈多克船長尋找祖先可能遺留的海盜寶藏, 先找回了木蘭柵宮, 之後才發現寶藏近在眼前.....
[七個水晶球]The Seven Crystal Balls ( 1948 ) 七個考古學家在考古完兩年後相繼發生精神病現象, 杜能說也因為配戴印加王族陪葬品而失蹤, 丁丁與船長契而不捨的追蹤.....
[太陽的囚犯]Prisoners of the Sun ( 1949 )本集為七個水晶球續集, 為了尋找杜能說而遇上的印加王國的遺族險些被烈火燒死, 最終救回了杜能說也解除了考古學家的詛咒
[黑金大地]Land of Black Gold ( 1950 ) 世界大戰即將爆發, 丁丁因記者背景從軍後被派去負責無線電通訊.....
[登陸月球]Destination Moon ( 1953 ) 故事背景搬回希達維亞 ( Syldavia ) 該國擁有大量核能資源並發展登月計劃, 由杜能說主導登月火箭的建造, 遭臨國覬覦而陰謀蠢蠢欲動.....
[月球探險家]Explorers on the Moon ( 1954 ) 人類真正登陸月球為 1969 年, 丁丁們早在 1954 年就以漫畫形式達成, 本集內容即便以現在的角度來看也考究的相當細膩, 也是丁丁歷險記裡最科幻的一集
[杜能說事件]The Calculus Affair ( 1956 ) 故事背景仍在兩個虛擬的國家保都利亞 ( Borduria ) 與希達維亞 ( Syldavia ) 兩國特務因杜能說發展的新武器欲綁架之.....
[紅海鯊魚]Red Sea Sharks ( 1958 ) 非洲人民被人口販子賣到麥加為奴, 丁丁又與反派 Rastapopoulos 再次交手的同時, 中國的好友張仲仁在尼泊爾山區意外墜機.....
[丁丁尋友記]Tintin in Tibet ( 1960 ) 丁丁夢見中國好友張仲仁墜機意外, 憑著一股對朋友的熱血前往西藏山區試圖找尋, 丁丁/船長與張仲仁在本集裡為"朋友"一詞做了最好的詮釋
[費若萊夫人的翡翠]The Castafiore Emerald ( 1963 ) 丁丁系列裡的要角都聚在木蘭柵宮, 發生了烏龍的翡翠遺失案, 讀者不妨用心查查看到底是怎麼遺失的.....
丁丁與流浪漢 Tintin and the Picaros ( 1976 ) 故事背景搬回"破碎的耳多", 巨大的虛擬古蹟再度出現.....
[714班機]Flight 714 ( 1968 ) 本集內容也相當科幻, 兩位老反派捲土重來利用小國革命青年欲奪取首富財產, 意外的發現有外星人的存在.....
本集並未完成, 因作者在創作中過世, 享年 76 歲.....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電影"大白鯊"系列相信四五六級生是一定不會陌生的一部當代災難片, 也是名導演史匹芬史匹柏的成名作; 當年的電影實在也不多, 國片與外片的比例幾乎是一比一, 看電影成為當年相當新興的休閒活動, 本片曾一度造成白沙灣/翡翠灣/沙崙等海水浴場遊客明顯減少的現象..... 第二集孔方是去電影院看的, 跟著一群觀眾尖叫其實也很有樂趣..... 第一集與第三集則是看錄影帶, 隔了約 20 年後才猛然發現居然還有第四集的 vcd, 不過看來看去還是第一集最有味道;

四集的故事內容都一直圍繞在主角群的家族上, 一二集由警長老爸滅殺, 三四集則是兩個從事海事的兒子與老媽來撲殺; 據說"大白鯊"最初的靈感來自於 1916 在美國紐澤西州的連續鯊魚攻擊意外事件, 而電影裡鯊魚體型上的設定超過目前人類所記錄的 21 呎長, 多了四呎成為 25 呎長 ( 7.6 公尺 ) 的巨大鯊魚, 想想看如果碰到比一般自小客還長的鯊魚在身邊游來游去, 想要不驚慌失措還真有有點過人的勇氣.....

第一集至第三集的共通點是有遠見並提出勸告的人是悲哀的, 他的勸告沒有人聽, 太多的勸告則會使人厭惡; 第一集警長曾希望當地官員在還沒滅鯊之前不要開放水上觀光活動, 但這會嚴重影響到地方觀光的收入, 直到再次出事才正視問題; 該集的高潮是三人組漫長的獵鯊之路, 由一個自負的老水手, 一個年輕的海事研究生與旱鴨子的警長一起進行, 由此凸顯老經驗與新科技的衝突, 但當他們慢慢的發現大白鯊並不能用老經驗/常識/新科技去對付時大勢已去..... 第二集則是警長的孩子與同儕們進行海上活動前, 警長已經發現異狀, 他的勸告還是沒有人聽反而丟了警長的工作; 而這群孩子果然遭受攻擊, 最令人動容的就是那位目睹男友在自己面前被大白鯊吞噬, 被尋獲後驚魂未定的年輕女性失控又害怕的嘶吼...

第三集將舞台背景搬入當年也是新興事業的海上/海底公園, 用以刺激出更浩大的災難場景; 主角則由警長兩個長大的兒子與女友接棒, 且加入較為溫馨的角色--海豚, 意指水中生物不盡然都是可怕的, 甚至還能救人一命..... 至於公園的負責人一意孤行 ( 這類片子一定要有這個角色 ) 最後自然是沒有好下場; 主角從小就知道鯊魚的可怕, 只有瞭解恐懼, 才能與恐懼共存甚至戰勝恐懼;

第四集相信還有很多人沒有看過, 這裡就先賣個關子, 有興趣的影迷趕快去補習與回味一下吧..... 前幾年的"水深火熱"在看過"大白鯊"系列的觀眾眼裡肯定很不是滋味, 因為該片沒有辦法帶來大白鯊系列所營造出來的恐懼感與災難程度; 大白鯊營造恐怖氣氛的成功絕對不能脫離他的配樂, 配樂的經典就是 main title 那段由兩到四個音來組成簡單曲子, 再由簡入繁的隨著大白鯊咬上犧牲者, 在一陣狂亂吵雜後歸於平靜..... 而獵鯊三人組那段的音樂甚至奠定日後西洋電影配樂皆脫離不了交響樂的基礎; 第二集的部份配樂常在 80 年代國內老三台電視節目的某些綜藝活動裡出現..... 這些配樂 cd 孔方也都有收藏, 還曾經聽過以真空管放黑膠唱盤的版本, 那段時間也是孔方熱衷音響發燒的時期, 還真是令人懷念啊.....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個人相當喜好潛艦片; 不過潛艦片多屬劇情片又拍攝困難本已不多, 加上觀眾對潛艦知識需有一定程度的涉獵才能樂在其中, 所以近年來的潛艦片已經打破 60/70 年代劇情較為沉悶無張力的兩軍對戰模式, 而以努力探討潛艦對人類造成的影響為主軸, 以下簡單介紹幾部相當經典的片子, 有興趣的影迷或軍事迷一定要抽空看一下~

"獵殺紅色十月"是由美國小說家湯姆克蘭西的暢銷小說改編, 靈感據說是來自於"蘇聯有艘打算變節的潛艦最終還是被趕回蘇聯並將變節官佐處死"的媒體新聞; 內容大意則是蘇聯建造了一艘具無聲推進能力的"紅色十月號"潛艦, 在當年美蘇對峙的時代這類型的潛艦製造目地是為了無預警的偷襲或發射戰略飛彈; 該艦首航主要目地本來是與另一艘"阿化艦"進行軍事操演, 艦長卻打算利用該艦變節向美國投誠, 蘇聯得知後想盡辦法逼"紅色十月號"回港但不能奏效, 只好要"阿化艦"進行獵殺"紅色十月號";

由於蘇聯軍方的大動作讓美國政府方面也緊張, 卻有個見解獨到具海軍陸戰隊背景的 CIA 博士分析師表示該艦可能是投誠, 這個意見被國安顧問採納並命其居中協調; 此時"紅色十月號"艦長製造核能外洩的假像疏散不知情的官兵, 帶著欲投誠的官佐做勢要與美軍一決勝負而潛水; 分析師經美軍潛艦"達拉斯號"再轉至"紅色十月號", 終幸不辱命達成任務的同時"阿化艦"已趕來獵殺, "阿化艦"的艦長曾是"紅色十月號"艦長的學生, 謀略上略遜一籌導致自己發射的魚雷繞了一圈卻擊中自己 ( 小說版則是"紅色十月號"撞上"阿化艦"使其沉沒, 並撿拾該艦部份殘體哄騙蘇聯"紅色十月號"已被美國擊沉 )

孔方也看了小說中文版, 這是由具台灣海軍潛艦軍官背景的陳潮州所翻譯, 所以是目前市面上最暢銷的版本 ( 還有另外兩個翻譯版本, 一個是沒有軍事背景的譯者, 另一個則是陳潮州版再修改的版本 ) 全書比一本國語日報辭典還厚, 閱讀起來還真需要有些耐心..... 不過畢竟是小說, 內容經過考究之後發現還有許多問題, 例如"瘋狂伊凡" ( crazy ivan 小說譯作俄羅斯大迴轉 ) 在該片的年代背景早已不使用, 因有拖曳式後方聲納可排除因推進器造成的聲納死角..... 總之這一切都留給軍事迷去細細品味吧~


"赤色風暴"是 90 年代全美十大經典片; 該片以後蘇政變為時代背景, 奉命進行戰略配置的潛艦"阿拉巴馬號"是具有實戰經驗的艦長, 而副艦長兼執行長則是軍中少見的高級知識份子, 兩人個性上與思想上的迥異在最初演習時已經披露: 潛艦內發生火災的同時副艦長先考慮滅火, 艦長則是例用火災發生的同時進行演習, 因為艦長強調"我們是艘戰艦, 並不是事事順利時才能做戰", 換句話說對手也不會等你準備好才攻擊, 副艦長則認為火災是潛艦的一大威脅必需優先處理, 否則很有可能發生如 1939 年美國潛艦"斯克拉思號"起火爆炸沉入深海的事故.....

之後"阿拉巴馬號"因遭受俄國潛艦攻擊閃避卻中斷了通訊, 在中斷通訊前已被授權需進行核彈的戰略發射; 艦長欲依命行事發射核彈, 副艦長則希望能修妥通訊設備後再判斷情勢做處置; 此時雙方容忍對方已達極限而爆發衝突, 副艦長引用海軍軍法接管艦長職務並要求盡速修妥通訊設備; 此時又遭受俄國潛艦攻擊, 在副艦長指揮下雖然閃避還予以還擊成功, 卻中了俄國潛艦受創前所發射的魚雷而受損下沉; 但副艦長的危機處理能力最終還是渡過難關; 就在此時幾位重要的官佐發動勤王叛變, 擁護艦長復位並軟禁副艦長與支持副艦長的官佐; 副艦長因事先獲悉已預做埋伏, 脫困後阻止欲發射核彈的艦長, 在兩派人馬的對峙下等待修妥通訊設備, 修妥後收到的最後指示則是解除核彈的發射.....

事後海軍總部調查後做出的結論, 基於法規, 這兩位正副艦長的作為都正確也同時都錯誤, 最主要的問題是來自兩位高階軍官無法解決歧見; 但平心而論, 艦長反省自知是較為理虧, 且事件的經過可以看出副艦長已具備勝任艦長的能力, 除了提出退休請求, 還力薦副艦長早日取得艦長職務; 故經此事件後美國潛艦核彈發射權不能由潛艦軍官來決定, 而由總統來決定;

這部片子可說是目前最貼近美軍潛艦實況的電影, 且能由許多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許多問題; 例如軍令與軍政的分野, 服從命令與人道觀懷的衝突, 領導統御與階級倫理..... 等等, 所以也被很多教官拿來做為軍教片;


看膩了先進的現代潛艦片嗎? "獵殺 U571"的時代背景則在二次大戰期間, 這裡沒有奢華的現代潛艦配備, 將看會到四處漏水的潛艦內部, 沒有反魚雷誘餌如何閃躲魚雷, 深水炸彈如何轟炸潛艦.....

一艘德軍的 U571 潛艦因受盟軍深水炸彈轟炸受損而浮出水面, 盟軍則指派美軍的 S33 號偽裝成德軍的補給潛艦前往取得 U571 內的德軍編碼機並擊沉該艦; S33 號上也因艦長沒有推薦副艦長晉升而產先嫌隙, 但艦長還是正色的要求副艦長一定要全力完成任務, 事後才告知副艦長之所以不能晉升, 是因為副艦長並沒有做好指派部屬赴死的準備.....

就在 S33 號順利取得攻入 U571 並取德軍編碼機欲離開時, 德軍的補給潛艦趕來給 S33 號致命的魚雷, S33 號被擊沉且艦長等人落水, 艦長還要求副艦長登入 U571 與德軍補給潛艦作戰; 副艦長指揮上雖然較為生澀但危機處理還是有其獨到之處, 還是擊沉德軍補給潛艦; 這些攻入 U571 的官佐船員就成為操作 U571 的絕對必要人員, 在兩位具德文能力的同行者下順利的操作 U571; 此時副艦長發生領導能力不被信任的現象, 士官長有強烈階級倫理觀念予以制止;

被炸的妥善率極低的 U571 欲前往英國領海求援, 但途中需經過德軍領海, 碰上德軍的偵察機與驅逐艦自是無可避免; 副艦長的戰略是以 U571 的甲板大炮破壞德軍驅逐艦的通訊設備, 使其無法知會後方 U571 與編碼機被奪, 之後潛入水中躲避德軍驅逐艦的獵殺; 但 U571 自身的條件不佳, 只有不斷的被德軍驅逐艦用深水炸彈轟炸, 副艦長指示只有潛得更深並排放垃圾與屍體誤導德軍驅逐艦誘敵, 在 U571 浮出水面時以僅存一枚艦尾魚雷攻擊, 此策略成功奏效但 U571 也沉沒在即, 棄船改搭橡皮艇終於被空軍救起算是達成任務;

片中內容是由真實故事改編, 使得一部份的英國人相當不悅 ( 德軍的編碼機是由英軍取得而破解 ) 另外本片的水中推進器音效與深水炸彈的爆破音效是許多發燒音響迷所津津樂道的, 這部片子孔方當年是去電影院看的, 真的是相當刺激官感, 二戰軍事迷與音響迷不應漏失此片;


K19 則以鮮少出現的非美軍角度來對俄軍潛艇做演義, 且片中對於核子動力潛艦可能造成核污染有相當深度的探討; K19 是蘇聯第一艘核子動力潛艦, 時代背景則在美蘇最初的冷戰時期, 雙方皆以軍事力量達到恐怖平衡; 蘇聯在擁有 K19 之後當局想要一展示軍事霸權而進行操演發射長程飛彈, 且將一位艦長降職為副艦長, 並指派另一名"有當過兵應該都很討厭的長官類型"的艦長來進行指揮; 這位新艦長的"硬派做風"就是常態性的模擬演習, 猶如國軍的"三分鐘待命班"/"戰備排"等等不斷的被下"狀況處置", 引起部分較資深的官佐們不滿.....

在一連串的演習操演過程, 終於發生了核子反應爐過熱且輻射外洩的狀況, " 又是"通訊設備受損無法與本土聯繫; 且當時 K19 的位置在冰島與格陵蘭之間, 如果出了意外極有可能造成第三次世界大戰; 在無緊急應變的相關措施下, 艦長只好下令以化學防護衣充當輻射防護衣, 數名弟兄輪番上陣搶修冷卻系統; 但畢竟不是專品專用, 他們都遭受到極嚴重的輻射污染, 這些弟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付出令人敬佩..... 同時又發生的士官長與政委叛變限制艦長行動, 卻被副艦長以違反軍令與階級倫理制服 ( 在這片中沒有如"獵殺紅色十月"裡的政委, 否則事情的演變又大不相同 )

雖然一度修復又失敗再修復, 但全艦已有不少船員受輻射污染, 艦長也拒絕美軍的人道救援, 最後還是友軍救援收場; 且蘇聯軍方與政客們不願此事曝光, 自然也不會給予這些受輻射污染因公殉職的弟兄相關功勛與遺族們的撫恤, 他們就成為政治下的犧牲品; 事後艦長等官佐都被判無罪但必須保密, 潛艦上還在世的官佐船員們會相約弔祭這幾位自我犧牲的弟兄們; 本片是 1961 年的真實事件所改編, 保密了三十餘年才在蘇聯瓦解後逐漸曝光, 且在拍片同時又發生了俄羅斯潛艦"庫爾斯克號"的沉沒事故, 不過他們的命運可不同於 K19 而是全部罹難;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殺戮戰場" ( The killing fields ) 孔方小時候是去電影院看的, 當時雖然年紀小卻相當的震憾 ( 其實當年很多片子如今都已經是經典之作了 ) 故事敘述 1973 年一個紐約時報駐柬埔寨的記者與當地翻譯的血淚故事, 其實該片有 1/2 以上都是配角吳漢 ( 當地翻譯 ) 戲份相當的重, 他也獲得當年奧斯卡的最佳男配角獎, 而且本身確實經歷過柬埔寨戰亂歷劫餘生; 二十年後重看此片會發現雖然在劇情張力部份較不緊湊, 但其戰爭血腥與人性深刻的表現絕對不輸如"搶救雷恩大兵"甚至最近的"硫磺島的英雄們", 甚至不覺得這是電影而是記錄片;

killing fields 一詞乃是刑場之意, 而片中的劇情則是真人真事, 故事背景則是 1970-75 的柬埔寨內戰與革命後成立的民主高棉 ( 赤棉政權 ) 75-79 年間赤棉政權欲實行"農業烏托邦", 都市的文明人一律都要遣送鄉村 ( 如同文革時的"下放" ) 且要將所有"舊文明舊思想"如學校宗教/有思想的人等一併鏟除, 因此有計百萬的人被送上刑場處決, 將屍體做為田野間的堆肥; 而劇中 73 年國外派駐的記者們在 76 年被迫要撤離柬埔寨, 吳漢本來已將妻小撤離, 自己卻陰錯陽差的無法離開..... 之後的部份就如同上述, 赤棉兒童也徹底的被洗腦殺人完全不眨眼; 吳漢跟幾個同胞決心逃到泰國, 途中發生不少事故, 最終只剩吳漢一人存活著; 有一幕吳漢不慎跌入"人屍堆肥"的田裡再抓著人骨爬出來的畫面, 看到這的觀眾相信一輩子都無法忘記.....

最終吳漢終於逃到泰國, 且與紐約時報的主角記者重逢, 在歷經一場血腥大動亂之後特別令人感動.....

"軍火之王"除了是真人真事改編外, 還可由軍火商/國際刑警/政治的角度來觀察軍火交易, 本片看到最後會發現實在是給衛道人士重重的一擊: 最大的武器輸出國都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會員, 極盡諷刺之能事; 尼可拉斯凱吉從最初的黑道火拼槍械買賣, 跨足到提供許多第三世界國家軍火資源, 有些地方沒有他還真的打不了一場像樣的戰爭..... 根據范克勞威茲所說"戰爭是以其他的方式來延續政治的手段", 近代的戰爭多起源於政爭, 至於幾世紀前為了宗教或種族引起的戰爭已是不可同日而語;

主角本身僅將軍火交易視為單純的買賣, 自己對戰爭是絲毫不感興趣, 也不曾拿槍殺人 ( 唯一的一次是被賴比瑞亞總統強迫 ) 他甚至有一個美麗的明星妻子與美滿的家庭; 很有軍火商天份的他不但能在國際刑警嚴密的盤查鑽漏洞中從事軍火交易, 還有相當不錯的政商關係, 在沒有政治立場的前提下運用手腕將軍火賣至鄰國甚至是敵對國, 還盜賣蘇聯軍火再賣回蘇聯; 對主角而言是單純的交易, 對賣方政府而言是取得敵方虛實參數, 對買方則是取得軍火, 大家都需要他, 所以主角可說是如魚得水, 就像韋小寶初期既得康熙寵愛, 又是天地會在皇宮中的臥底一樣四處逢緣, 處處都吃得開~

但也是有眼紅的軍火商想取而代之, 畢竟賺錢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只不過就死在賴比瑞亞總統的手下; 另一方面就是國際刑警不斷的追查, 終於從她老婆身邊查到蛛絲馬跡, 但真正讓主角被捕的還是提供軍火給賴比瑞亞鄰居時, 主角弟弟良心發現所造成; 主角弟弟雖然是個平凡的煙毒犯, 但他危害的只是自身的健康, 而非危害人命殲滅種族的武器, 偏偏他的良心發現不被主角採納且遭軍火買主的槍殺, 又因身上的子彈未完全取出, 屍體由主角帶回國內時終被國際刑警逮著, 只不過主角很明白的告訴刑警, 軍火商是不能被逮捕的, 釋放的理由就是被逮捕的理由, 這名國際刑警可說是執法人員的表率, 也象徵著許多基層人員有志難伸, 許多背後的政治因素可不是一個小小的基層人員所能參透.....

兩部都有相當深度的片子, 建議大家有空看一下.....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