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印表機的發展也可以看出資訊產品的日進千里~

孔方生平買的第一台印表機是在高中時, 打工買了一台 brother 的小型點陣印表機 ( 那個年代有台 286/386 電腦就已經班上的紅人了, 有台印表機那就更紅了 ) 當時如果要印些文件, 可沒有如現在的 word 之類的文書軟體, 而是 PE/PE2 與稍後幾年的 PE3/書中仙/漢書等等, 如果不熟悉倚天中文的印表指令, 可是會浪費一大堆報表紙.....

隔了一段時間之後買了台 panasonic 的 kx-1124 ( 之所以記得這麼清楚, 是因為這台印表機的使用時間最長, 外加 kx 這 cross 的型號相當好記 ) 之前那台 brother 小印表機應該是賣給一個電腦的同好; 當年還沒有噴墨印表機這東西, 雷射印表機則是相當高價位的東西, 不是學生與一般電腦使用者消費得起的~

接著終於進入噴墨印表機的時代, 當年的單色噴墨印表機也屬高價位產品, 一台都是近萬元的水準, 孔方斥資近兩萬買了一台當年的彩色噴墨且四色分離的頂級款 canon bjc-610, 從此告別黑白列印的年代~ 不過在當年雷射/噴墨/點陣三國鼎立的年代, 選購的基本口訣是雷射要買 hp, 噴墨要買 canon, 點陣要買 epson; 在念二專時做報告是相當方便的一台印表機, 沒多久發現這墨水匣的消耗也不是普通學生能負擔的~ 此時已是 windows 3.0/3.1 到 window 95/98 的年代, 列印文件已進入 wysiwyg ( 所見即所得 ) 的領域, 還沒列印前就可以預覽列印結果了~

過了幾年連大廠牌彩色噴墨都只有三四千塊以下的低價位, 隨便買了一台 epson 的彩色噴墨機型 ( 型號不詳, 這段時間的使用度太低了 ) 此時一些非主流的 3c 他牌也加入印表機的市場, 兩千元以內就可以買到了, 只是墨水匣的價格仍然偏高, 可以說是換兩次墨水匣已經可以換一台印表機, 所以後來副廠與可添加式的墨水匣大行其道; 印表機介面也由傳統的 parallel port ( 平行埠 ) 到目前大家所熟悉的 usb 介面;

直到最近搬了店面, 上面這款印表機已經沒有再利用的價值, 想想還沒使用過 hp 的印表機, 且從學生時代就對雷射輸出有種神話般的憧憬 ( 雖然現在雷射輸出機還是算高價品 ) 就選購了這台 laserjet 3050z 多功能事務機, 具列印/拷貝/掃描/傳真/電話等能力 ( 掃描器又是一個見證資訊產品平民化的例子, 改天再來詳談 ) 其實此類事務機若是噴墨輸出價格也不貴, 如果不需要傳真功能的話那多是在五千塊以下的水準了, 已經相當平價化, 不過孔方的需求必須要有傳真能力, 看來看去只有這台比較符合需求, 彩色列印暫時沒有急迫性, 有需要的時候再添購一台噴墨款吧~

開箱前先照一下~


還是蠻大一台 雷射的輸出令人感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孔方 的頭像
    孔方

    孔方's Blog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