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滑胎版與越野版有何不同?

越野車最初為起源於 1903 年於英國南部的一場機車趣味賽, 發展近一個世紀後於 90 年代初由歐洲興起, 將傳統的前 21 後 18 胎框越野車改為前後 17 胎框, 用以進行一般道路騎乘與 90% 鋪裝道路 10% 非鋪裝道路的滑胎賽事, 這有別於稍早年份的 dirt-track ( 土質賽道滑胎 ) grass-track ( 草原地滑胎 )

最簡單的概念為滑胎版以鋪裝道路騎乘為主, 越野版以非鋪裝道路騎乘為主

2. 越野版的特性為何?

須強調車輕/充足的最低離地面高/足夠的轉向角度/前窄大後寬小越野胎框/懸吊不易疲勞/機構與電系單純等等, 如此才能充分滿足非鋪裝路面惡劣環境的騎乘需求與故障時能快速排除

3. 滑胎版的特性為何?

須強調高速穩定/短軸距/重心低/前窄後寬等直徑道路胎框/反應敏銳的懸吊與制動等等, 如此才能在道路上過彎時擁有街跑仿賽所沒有的靈活性兼具高速騎乘的穩定性

4. 想要購入一台此類型車種, 應如何選擇?

如果想要以非鋪裝道路騎乘為主 ( 如林道旅遊 ) 建議以越野版為主, 若以道路騎乘為主, 偶爾也想跑跑非鋪裝道路則建議選擇滑胎版

5. 滑胎版是否不能行駛非鋪裝道路?

滑胎版當然也可以行駛非鋪裝道路, 只是在騎乘技巧上較越野版稍有難度, 無法過度依賴越野胎, 低速騎乘的靈活性亦不如越野版, 對惡劣路況的敏感性則高於越野版; 故一般以滑胎版行駛非鋪裝路面者, 多為已具充分越野經驗與能力者

6. 越野版行駛鋪裝道路有何缺點?

由於絕大多數越野胎的花紋與胎質設定均不利於道路騎乘 ( 亦有適合者, 相反的就不利於非鋪裝道路行駛 ) 所以高速/雨天時的抓地力與穩定性較滑胎版差, 且輪胎消耗快, 噪音也大

7. 為何此類車種都採用鋼線框與內胎, 而非氣密式鋁框?

採用鋼線框主要目的為輕量與彈性, 尤其能緩衝惡劣路面帶給車體的影響, 而內胎則是方便維修的考量, 若高速胎破洞過大無法當場修補時, 只有換胎, 無法如有內胎車種可現地補內胎/換內胎

亦有鋼線框的氣密胎車款如 Serow225/250/SL230 與部分技術車, 但並非主流設定

8. 氣冷引擎與水冷引擎的差異為何?

最大差異在於散熱方式與功率輸出, 氣冷引擎因自然或強制氣冷, 引擎本體須有一定的散熱面積, 故引擎體積與重量較水冷引擎來的大與重, 優點是問題少; 水冷引擎因有循環水流帶走熱能與風扇控溫, 散熱效率較高, 故引擎出力上可設計為較高壓縮比 ( 出力較高 ) 缺點為水路易破損 ( 如水箱/水管/水幫浦 ) 與電控問題較多, 且有使用年限

9. 鐵/鋼材把手與鋁合金把手的差異為何?

最大差異為重量與強度, 鋁材較鐵/鋼材為輕, 強度則是鋁材較鐵/鋼材弱, 且鐵/鋼材較有撓性, 些許彎曲可修正, 鋁材若再行修正則強度大減

10. 普通把手與粗把手的差異為何?

普通把手 ( 8/7" ) 為世界機車/腳踏車通用規格, 粗把手 ( 1-1/8" ) 為部分機車/腳踏車專用規格, 各廠牌稱呼不同如 fat bar/pro bar 等等; 普通把手鐵/鋼材與鋁材皆有, 粗把手則皆為鋁材; 強度上粗把手較普通把手高, 且可免除普通把手中央的補強桿

11. 為何此類車型的前腳踏板多為鋸齒狀?

因此類車種騎乘時有相當大的機會須站姿或蹲姿騎乘, 加上騎乘環境可能相當泥濘, 為了增加踏板與靴子的摩擦力故採用鋸齒狀

12. 為何此類車種的坐墊多為狹長型?

因此類車種騎乘時須保有輕易移動坐姿的靈活性, 故多以狹長型坐墊為主流

13. 金屬油箱與樹脂油箱的差異性為何?

金屬油箱有可撓/可塗裝/可焊燒/成本低等特性, 最大的缺點為會生銹; 樹脂油箱則為有彈性/不可塗裝/重量輕/不生銹等特性, 最大缺點為有使用年限的限制, 一旦破損也不要嘗試用任何方式修補

14. 為什麼越野車絕大多數都沒有油表?

因為浮筒式計量器容易因越野車的激烈操駕彈跳而損壞, 故多以油杯開關的高低來判斷油量

15. 為什麼越野車絕大多數都沒有轉速表?

因為絕大多數的越野車多為單缸引擎, 且目前多為四行程引擎, 引擎轉速範圍, 不如多缸車引擎寬廣, 又注重中低轉扭力, 即起步之後立刻進入實用扭力範圍, 且與實用馬力轉速域重疊, 如此特性之下轉速表的設置反而畫蛇添足

16. 為何此類車種外觀多為塑膠殼類設計?

除輕量考量, 此類車種倒車機率也較其他車種高, 需要有耐衝擊/富彈性/可撓性的塑橡膠材質如 pp/pe 等等, abs 則較少採用

17. 為何此類車種的後視鏡固定方式與其他車種不同?

因考慮林道騎乘或轉倒碰撞時的可退縮性, 在後視鏡固定螺栓採用左正牙右反牙 ( yamaha ) 上反牙下正牙 ( honda ) 左正牙右穿鎖式正牙 ( 歐洲車款 )

18. 為何此類車種的前腳踏/檔桿/煞車桿都是可折疊式?

因考慮林道騎乘或轉倒碰撞時的可緩衝的特性, 減少立即無法行駛的機會

19. 把手護弓的作用為何?

最初的用意是保護騎乘者操作左右拉桿不受影響 ( 如碰到樹枝藤蔓 ) 亦可減低因天候造成的疲勞程度, 近年來則延伸設計為具保護拉桿的特性;

20. 為何此類車種的前碟油管繞徑均通過把手上方?

因此類車種前叉行程較一般車種長上許多, 使前碟油管也需要有適當長度來承受前叉壓縮拉伸造成的相對長度改變, 故多為類設計

21. 為何此類車種的油門線均貼著把手繞徑?

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少油門線因其他異物造成非自主性的加速, 如碰撞樹枝藤蔓等

22. 為何近年來此類車種以鮮少使用踩發機構設計?

電發起動為時代趨勢, 尤其是倒車扶起後發動, 加上大排氣量車種還必須因為踩發需要另外配置減壓機構與正確踩發流程, 不如純粹採用電發, 還能減少騎乘者的誤操作與機構重量, 缺點是引擎的壓縮比須降低 ( 出力降低 )

23. 水冷引擎在水幫浦的下方都有一個小孔, 作用為何?

只要是水冷引擎, 水幫浦的下方都會有一個小孔, 如果此孔會流出冷卻水就表示水幫浦的軸封密封性不良 ( 此軸封一側為引擎機油或齒輪油, 另一側為冷卻水 ) 做為車況的檢視判斷與避免油水混合造成潤滑不良

24. 常見的空氣濾清器種類為何? 有何特性?

簡單的分類為乾式與濕式, 前者多採用濾紙式, 後者多採用海綿潤油式, 前者進氣效率較高吸附性較低噪音較大, 後者吸附效率高進氣效率較低噪音較小

25. 常見的機油濾蕊種類為何? 有何特性?

此類車種常見的機油濾蕊為濾網式與濾紙式, 前者有成本低/油壓損失小/壽命長等特性, 後者則為過濾效果高/須有旁通油路設計等特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孔方 的頭像
    孔方

    孔方's Blog

    孔方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